{标题}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yyyy-MM-dd)} 来源: {文章来源}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暨南大学(邮编:510632)
联系电话:86-12345678 邮箱:123456@jnu.com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青春党建微讲堂(二)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举办“红心向党 ‘髓’爱前行”主题分享会
2024-12-26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红心向党,“髓”爱同行,为了深化在校学生党员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并激励更多同学投身于公益事业,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方向)于2024年12月25日上午,在教学楼710室举办了第二期“青春党建微讲堂”。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黄煦,他作为志愿者分享了自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经历及注意事项。
黄煦同学自2018年起开始无偿献血,并在次年的献血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后,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2023年6月,当他接到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意愿的电话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请求,最终成功挽救了一位两岁患病儿童的生命。
在分享会上,黄煦结合个人经验,首先为大家讲解了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体血细胞生成的源泉,通过自我复制和分化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这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我国骨髓库的发展现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显不足,主要受到资金短缺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限制了骨髓库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提高公众对骨髓捐献的认知水平,消除误解,成为此次宣讲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后,黄煦详细介绍了骨髓配型的原则、非亲属间捐献的原因以及三种不同的捐献方式等公众关心但了解甚少的问题。针对捐献是否会影响健康的疑问,黄煦诚实地指出,虽然捐献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负担,但这并非不可恢复的影响,经过适当的休息,捐献者能够完全康复。当健康与生命相权衡,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活动最后,支部书记吴士璇以“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他人”为题总结发言,鼓励各位党员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勇敢迈出一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在无私奉献中找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个人简介:
黄煦,2023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共青团员,曾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2024年珠海市担当奉献好青年提名奖,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图文 | 刘召煜
排 版 | 胡 冬
责编 | 吴士璇
初审 | 吴士璇
复审 | 陈韶鹏
终审 | 周玉宇